
美食名称:
五奎园改刀肉
起源地:
承德平泉
特点:
改刀肉的特点鲜明,选料精细,以猪肉和竹笋为主料。成品色泽银红,质地软嫩,味道鲜美,肥而不腻,瘦而不柴,且具有浓郁的酱香,食后唇齿留香 。
常见制作方法:
- 准备食材:选用肥瘦相间的猪肉、鲜嫩的竹笋、葱、姜、蒜、酱油、料酒、淀粉、盐、白糖、食用油等。
- 处理食材:将猪肉切成薄片,再切成细丝;竹笋切成细丝,放入开水中焯烫一下,捞出沥干水分;葱、姜、蒜切成末备用。
- 炒制肉丝: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,油热后放入葱姜蒜末爆香,加入肉丝煸炒至变色。
- 加入调料:放入竹笋丝继续翻炒,加入适量酱油、料酒、盐、白糖调味,翻炒均匀。
- 勾芡出锅:最后加入适量淀粉勾芡,使汤汁浓稠,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装盘。
发展历史:
五奎园改刀肉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。它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,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。最早的文献虽难以确切考证,但在平泉当地的一些文史资料以及老人口口相传的故事中,能清晰地追溯其源头。最初,它是平泉“五奎园”饭店的招牌菜。当时饭店的厨师为了满足食客对美食不断变化的需求,经过反复琢磨与尝试,精心研制出了这道改刀肉。在那个时期,饮食文化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阶段,改刀肉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,迅速在当地崭露头角,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改刀肉在平泉地区愈发声名远扬。在近代,交通逐渐便利,商业往来频繁,平泉的饮食文化也借此契机得到更广泛的传播。改刀肉不再仅仅局限于平泉本地,周边地区乃至更远的地方都有食客慕名而来,只为品尝这道特色美食。许多名人墨客来到平泉,也会专门品尝改刀肉,对其赞不绝口,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改刀肉的文化传播。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是一道美食,更成为了平泉地区饮食文化的象征,承载着当地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对传统烹饪技艺的传承。 到了现代,改刀肉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一方面,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,平泉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地区,吸引了大量游客。改刀肉作为当地特色美食,成为游客了解平泉文化的重要窗口。另一方面,餐饮行业不断创新发展,改刀肉在保持传统口味的基础上,也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和烹饪理念,以适应现代人多样化的口味需求。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改刀肉始终坚守着最初的制作工艺和独特风味,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美食纽带。
本地必吃:
在平泉,人们吃改刀肉时,习惯搭配上热气腾腾的馒头或者米饭,用改刀肉的汤汁拌着主食吃,那叫一个香。而且,一般家庭聚会或者宴请宾客时,改刀肉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。
推荐餐厅:
平泉五奎园饭店:作为改刀肉的发源地,这里的改刀肉最正宗,味道原汁原味,饭店环境也十分古朴,能让你在品尝美食的同时,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。